目前分類:駐站作家專欄 : 邱瑞鑾 (23)
- Dec 16 Wed 2009 17:56
以小說為距離,思考真實 ─ 讀《飢餓間奏曲》筆記
- Apr 08 Wed 2009 11:42
卡黑爾,法國的「楚門‧卡波提」
很多年前,也不記得在什麼機緣下,第一次讀了艾曼紐‧卡黑爾(Emmanuel Carrère)的紀實作品《敵人》(L’Adversaire),書裡寫的是十幾年前發生在法國的真人真事,一位「無業遊民」十八年來每天假裝外出上班、一直以謊言矇騙家人的「假醫生」,最後在謊言極可能被拆穿的一刻,他選擇了殺妻、殺幼齡子女、殺父母,還殺了家裡養的一條狗,也不願意讓自己面對他真實的人生。這麼聳動的題材,到了卡黑爾筆下,只見他冷靜的觀照,以及竭力去體察這位假醫生在各種處境下的心態,一點沒有刻意聳動、煽情的筆調,只見他細細追索人性心理的努力。而且,這本卡黑爾前後耗時多年完成的著作,也改變了他自己的文風:他從此再沒有寫虛構小說的慾望,只專心於紀實書寫;連他的閱讀興趣,也有這樣的轉變。
從這本書以後,每見卡黑爾有新作,我便會特別留意。也發現他只要一有作品出版,在排行榜總會勉力往上攀高,榜單上或長或短的出現一下;也由此可見總有一批讀者大力支持。不過,印象中,他的書還從來沒有像今年三月初出版這部新作《我人生之外的別人的人生》(D’autres vies que la mienne)一上市就是榜上第一名,雜誌評論都還沒怎麼看到,書就已經二刷,目前幾近有十萬本銷售量,據說還以每天四千本的速度加速前進。
- Feb 27 Fri 2009 10:40
真正的狄雍回來了!
菲立普‧狄雍(Philippe Djian)
二十幾年前以小說【巴黎野玫瑰(37,2° Le matin)】驚豔文壇的法國作家菲立普‧狄雍(Philippe Djian)一直創作不輟,在這之間出版的十幾部小說,有幾部評價高,也有幾部難免讓人期待些許落空;不過,他在今年推出的長篇小說【無可挽回(Impardonnables)】,有許多文評家,或是搶先閱讀的讀者都一致以「真正的狄雍回來了!」來表達對這部新作的讚賞。
- Feb 18 Wed 2009 15:26
作家私字典,閱讀私體驗
法國中生代的作家查理‧但澤(Charles Dantzig)在二00五年首次成了暢銷書作家,但他這部大受歡迎的作品不是小說、不是散文、不是論述,而是一部字典:《法國文學私字典》(Dictionnaire égoïste de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s)。「私」字典?沒錯,這不是一部用來定規範、下定義的公字典,而是一部編撰了個人閱讀私體驗的字典。但澤在這部將近一千頁的書中,以字典依字母次序的條目編排體例,深入談論法國文學的掌故、賞析、修辭等等文學知識,以個人體會的方式來傳達,內容旁徵博引,筆調輕快幽默,十足讓人體會到閱讀文學帶給人的「知識的歡愉」。這本書在當年不僅一般讀者的口碑甚佳,銷售長紅,也獲頒法蘭西學院論述作品大獎等獎項。
今年,但澤又以他多年的閱讀、觀察功力,推出另一部八百頁的「私字典」:《高興怎麼編就怎麼編的有的沒的字典》(Encyclopédie capricieuse du tout et du rien)。不消說,才推出三週,排行榜上便高掛三週。而且,這既然是一部有的沒的字典,條目的選擇看作者的高興,那麼內容自然什麼都有,很難以一種屬性來概括,不過,內容大致上仍然不脫閱讀文化、或電影名人等通俗文化的領域。介紹這本書最好的方式,也許就是舉例說明,譬如,有和文學雜聞相關的:書名帶有「禮拜天」這個字的書;也有和城市相關的:「城市的顏色」等等。
- Dec 31 Wed 2008 11:11
經典作家佩雷克重登排行榜
近期法文書籍排行榜單上事有蹊蹺,一本從書名看來明顯是屬於實用類的書《怎麼跟人事主管談起家新的方法與藝術》(l'art et la manière d'aborder son chef de service pour lui demander une augmentation)忽然竄上了文學書的排行榜,而且細看相關資訊,這還是一本四十年前創作的小書;難道四十年前要求加薪的老方法,遇上今年的經濟危機,能夠幫讀者在職場找到因應之道?
原來這本的作者是經典作家喬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書雖然是四十年的作品,卻只在一九六八年的一本小眾雜誌上刊登,並從未真正出版過。和標題顯示的一樣,這是一本「實用」的書,從怎麼去跟人事主管談加薪這個主題,一步一步地分析在趨近目標前,每個步驟可能遭遇的困難與挫折,到最後去談這件事甚至可能成為一場惡夢。佩雷克的用意是在喝阻人去談這件事?這倒也不是。應該說,他這本書和他其他的作品一樣,他的用心主要都在於將語言敘述的種種可能的邏輯推演發展到極致,從受到約束的文字中刺激想像力。他在文學、文體上的各種實驗,並不只是文字遊戲,或是單純的文體練習,而是要表達文學不只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種策略的表現。一如跟人事主管要求加薪也是如此。
- Dec 11 Thu 2008 11:59
令人垂涎的廚藝之書
- Dec 05 Fri 2008 10:14
帶有哲思、詩意的漫畫版《小王子》
- Nov 25 Tue 2008 11:44
艾薛諾茲 Jean Echenoz:為傳奇人物勾畫聖像
一九九九年以《我告辭了》(Je m’en vais)一書獲頒龔固爾文學獎的尚‧艾薛諾茲(Jean Echenoz),這幾年轉向以虛擬小說的筆法來寫作真實人物的人生,像是在二00六年的暢銷作品《拉威爾》(Ravel)是以法國古典音樂家拉威爾為題材,目前高掛在排行榜上的新作《跑》(Courir)則是以捷克一九五0年代的著名長跑選手艾彌爾‧扎托佩克(Emil Zatopek)為主角。
- Nov 13 Thu 2008 09:31
賀納多獎:黑色非洲的歷史傳奇《卡葉之王》
- Nov 11 Tue 2008 10:28
龔固爾獎:阿富汗的悲歌「忍耐之石」
- Oct 23 Thu 2008 10:18
文壇新人崛起:催斯坦‧賈希亞(Tristan Garcia)
- Oct 14 Tue 2008 10:00
諾貝爾文學獎新科作家:勒‧克萊喬(J.M.G. Le Clézio)
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法國作家勒‧克萊喬(J.M.G. Le Clézio)的消息一傳來,法國著名文評家皮耶‧阿蘇林讚道,這次終於頒給了一位只專注於寫作的純粹作家,獎賞他的作品,特別是小說作品,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常常把作者透過戲劇、論述作品,介入世局的用心考量在內。但是,阿蘇林這樣的說法需要再加上一點補充:勒‧克萊喬雖然不是高聲吶喊「介入」的作家,但他遠不是關在象牙塔內追求「純粹」藝術成就的文字作家,他在每一本小說中都明確地表達他以全球各大文明為範疇的世界理念,這個理念不是採取第三世界殖民文學的脈絡,也不是架構烏托邦的世界圖像,而是以他親身遊歷非洲、中美洲、亞洲、歐洲等各大文明的經歷,書寫在無可避免的全球化流動中,在不平等的族群人種之間在彼此遭逢時的暴力摩擦、與遭到扭曲的公平正義;尤其,勒‧克萊喬不取抽象理念的書寫,而以主角的個體經驗為試煉場。不過,阿蘇林所強調的「純粹作家」,同樣也指出了勒‧克萊喬以文字創作為唯一祖國的專注。
- Oct 07 Tue 2008 13:40
文學獎熱門小說,與熱門出版新聞
法國中生代作家奧立維‧侯蘭(Olivier Rolin)的新著《獵獅者》(Un chasseur de lions)九月間才出版,龔固爾獎的呼聲便不斷,而且一舉列入龔固爾、梅迪西、賀納多、法蘭西學院文學獎等四大文學獎的初選名單上。
這部小說以十九世紀畫家馬奈的一幅同名畫作為發想,就畫中所畫的真實人物佩蒂塞到阿爾及利亞獵殺了一頭獅子的事蹟,鋪陳出畫家與冒險家之間的命運交錯的織錦畫。說是織錦畫,是因為這部非同於一般小說的作品並沒有明顯的故事架構、也沒有明確的主題展現,純然以第三人稱冷靜的筆觸,或沈思藝術創作與冒險之間的辯證、對話,或敘述十九世紀當時社會的文化記事,或是描繪冒險家到火地島、到秘魯利馬、到阿爾及利亞等地的冒險事蹟。
- Sep 05 Fri 2008 10:56
Catherine Millet 凱薩琳‧米雷:書寫嫉妒所未知的
2001年,一本不算是色情小說,但全書幾乎只見性派對、狂歡性交活動的《慾望‧巴黎─凱薩琳的性愛自傳》(La vie sexuelle de Catherine M.)出版後,作者凱薩琳‧米雷(Catherine Millet)便成了爭議人物,但一般爭議的多圍繞在作者的性觀念、反中產階級價值觀上等等,就她文學性來談論的相對少見。今年,米雷出版新作《痛楚之日》(Jour de souffrance),一推出便有文評家大加讚譽這本書的文學性,尤其特別肯定她對嫉妒題材的開拓,說她在普魯斯特之後,還能在這主題裡挖掘出新意。
- Aug 28 Thu 2008 15:40
九月新書潮的黑馬:《那裡是老虎的家》
每到九月,法國便會出現一個魔咒數字,讓所有的文評家、書商、讀者讀書讀得團團轉。六百七十六,這個的魔咒便是今年九月新書潮的小說新書數量。其中不乏年年在此時報到的作家,像是第一版開印就是二十萬本出手的愛蜜麗‧諾冬的新作《專制獨斷》(Le fait du prince),講一位瑞典富豪不意之間死在故事主角家裡,主角竊取了富豪身份之後的遭遇。諾冬的作品輕鬆易讀,有她獨到的味道,一向是迷者恆迷。不過,她較受推薦的作品還是舊作,講日本職場經驗的《日本頭家》(Stupeur et tremblements)和講西方人的日本經驗的《不識其人》(Ni d’Eve ni d’Adam)。
- Aug 14 Thu 2008 14:52
守窮哲學的寓言小說家:柯塞利
有記者問從七歲就決定要當作家、寫作超過七十年的老作家亞伯‧柯塞利(Albert Cossery):「為什麼寫作?」柯塞利的回答是:「為了讓讀了我的書的讀者明天不去上班。」
- Aug 13 Wed 2008 09:49
《環城大道》:排行榜單上的意外
法國一般媒體的書市排行榜,通常是根據書店的實際銷售做出的統計,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觀察排行榜有時候是掌握一地的出版市場最簡便的方式,雖然它並不能和作品的質地劃上等號,但至少它說明了哪些書籍、哪一類型的書籍抓住了讀者的目光。
- Aug 06 Wed 2008 16:23
瑞典黑色小說《千禧年》風靡全法
- Jul 16 Wed 2008 11:56
《刺蝟的優雅》有二號?三號?
去年,靠著讀者的口耳相傳,造就了《刺蝟的優雅》這本小說百萬冊的銷售量,今年,有另一本小說似乎也循著同樣的模式在法國出版市場逐漸發酵。女作家卡露‧瑪丁尼茲(Carole Martinez)的處女作《縫綴的心》(Le Cœur cousu)在去年二月出版時一直不受媒體、文評家的青睞,但到去年年底,竟悄悄的得了八項小型的文學獎,銷售成績也穩定一直穩定的攀升,默默地售出了兩萬冊。這時,終於有大媒體注意到這本書,作品也進一步受到了加持。
- Jul 09 Wed 2008 12:28
Annie Ernaux 安妮‧艾諾:《年歲》的時光靈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