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 Shanghai: Histoire, promenade, anthologie & dictionnaire
這是一本從不同面向與角度介紹上海的書籍,每一個面向都由不同的作者撰寫,以下是這本書主編Nicolas Idier接受Aujourd'hui la Chine的訪問。
- 如何以及由何人寫這本書?
Robert Laffont出版社的「Bouquins」已經創立有三十年之久,藉由出版許多經典的通俗文學,享有非常高的評價並廣受歡迎。 有時這書系會被稱作是「平價的七星文庫」(七星文庫是伽利瑪出版社的精美書系),但這種比較是不正確的,「Bouquins」對於它們要出版的書籍的選擇享有更大的自由度。
事實上,這種自由表現在出版世界大城系列書籍中。已經有出版關於聖彼得堡、伊斯坦堡和紐約的書籍。出版《上海》是一個里程碑,針對各國的遊客,還有好奇的的人們。
為了完成這本書,書系總編完全地信任我:中文系畢業、大學教授、巴黎索邦大學遠東研究中心(CREOPS)研究員,我也認識一些對中國古代、現代和近代頗有研究的專家,這讓我必須傾全力投身於這本介紹上海書籍的編撰上。
而且,我在文學雜誌、Nunc期刊工作了好幾年,而這讓我習慣於團隊工作。最重要的,是相信製作一本書比做一個簡單物品要花費許多功夫。這是本結合不同層面的作品,也是個跨文化的工作。就像樂團一樣:一個全世界最好的獨奏家也不能單獨演奏馬勒的交響曲。
關於上海這座城市,它的複雜性、它的豐富性都必須包涵到。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待在上海,和許多人碰面,向他們解釋這項工作,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想要做的是畫幅上海的肖像。經過兩年的碰面交談和知識的交流後,我們完成一本集體創作的作品,作者包括學者、作家、企業家、詩人、書法家、外交人員……等等。
文選部份我們也收錄一些關於上海的知名作品,法國一般人不一定知道。
最後,用字典,讓這幅上海的畫像更加地完整。超過500項,我們認為合適的,會讓人更深入閱讀的信息,這是本非常獨特的書籍。
- 為什麼想要進一步研究上海?
這個問題沒有人問過,事實上,上海是一個國際城市、世界中心,它充滿現代感的都市樣貌是未來城市的美好象徵,就像這次上海世博的口號:「Better City, Better Life」。
確實已經有很多關於上海的文章,但都集中在某一個方面:而大多數歐洲出版社所出版的則聚焦在1930年代。這是一個令人驚訝且盲目的現象:上海可是擁有從古至今豐富的的歷史。
在「Bouquins」書系,我們回到這座城市的古蹟部份,以顯示上海的歷史層面。上海自11世紀,坐落於中國最富有的地區之一:長江的南方,就是江南,文人雅士匯集的地方。上海,其地理位置在長江口,匯集偉大的中國古典文化。其豫園更是馳名整個亞洲,今天的遊客仍然可以欣賞。
至於現代的上海,我想向其中幾位藝術家的才華致敬。
由法國Besançon當代藝廊Le Pavé dans la Mare所舉辦的「Trafic Art Highway 城市互連」,讓一些年輕的法國藝術家們於2009年來到上海與中國的藝術家們互相交流。
我就在這樣的機會見到了Séverine Hubard,她曾經聽說過一句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如此形容上海的一句話:「上海給我的感覺像是生活在我所處的時代。這是一個當代的城市。」
我把這句話寫在書的前言。的確,這就是上海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貼近你的世代。上海有著一種同時朝向過去又被未來吸引住的特殊文化。
-上海是通常被視為一個風情萬種的地方,但也被批評為缺少文化生活,缺乏對知識產權的野心,您怎麼想?
這正是它的在中國的歷史上矛盾的地方。
貫穿上海的黃浦江-長江的支流-彷彿鏡子般映照了兩個時期:外灘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的建築;和21世紀浦東的摩天大樓。
身為「東方明珠」的上海,是一個現代化的實驗室。偉大的思想運動:政治思想、文學思想、社會思想,都緊扣著上海的發展。回想一下,共產黨不也是成立於1921年......的上海。
同樣,主要的現代藝術運動也多少和上海相關。在現代與傳統之間的對抗,例如裸體模特在繪畫學院內(潘玉良在上海美院時所掀起的風暴),或是在文學裡使用英語單詞(這裡我想到的是作家茅盾發表於1933年的偉大著作《子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該書系的「文選」)。
但是這個城市並沒有生活在過去。自20世紀 90年代,上海成為世界一流的城市,凡希望了解中國絕不能忽視上海。我甚至想更進一步說,如果想了解他所身處的世代,也不能忽視上海。
VISA POUR SHANGHAI
SHANGHAI
SHANGHAI : SOUVENIRS DE VOYAGE AU POINT DE CROIX
LE GOUT DE SHANGHAI
L'IDIOT DE SHANGHAI ET AUTRES NOUVELLE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