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 Wikipédia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義大利導演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所執導的【魂斷威尼斯(La mort à Venise)】?「德國名作曲家到威尼斯渡假迷戀上一位絕美的少年,最後因瘟疫而死......」大導演迷人的構圖和精湛的拍攝手法,加上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如同雕像般的美少年,讓這部片獲得很高的評價。
而這部電影,正是改編自德國作家Thomas Mann的同名作品。
Thomas Mann 1875年6月6日出生於德國北部港市呂貝克(Lübeck)。1897年,Thomas Mann開始他第一部長篇小說【Les Buddenbrook】 的創作。1901年這本小說發表並立即獲得巨大成功,從此奠定了Thomas Mann在德國的文學地位。
1905年,Thomas Mann同有猶太血統的Katia Pringsheim結婚。儘管Thomas Mann對自己的同性戀傾向不是一無所知,但他選擇了壓抑克制。他們生了六個孩子,三兒三女。其中長女Erika Manm和長子Klaus Mann,不但也都是作家,同時也都是公開的同性戀者。
Klaus Mann 1906年11月18日出生於德國的慕尼黑,全名是Klaus Heinrich Thomas Mann,結合父親與伯父兩位作家的名字。
都說虎父無犬子,更何況家族中的父親與伯父都是作家。
由於從小就生長在文藝氣息濃厚的家族中,Klaus Mann也很自然地走向文學這條路。
1915年,Klaus得到闌尾炎,讓他住院了幾個月。「這讓我感到死亡是如此地接近。死神與我擦身而過,留下它的印記。」Klaus Mann後來在他的自傳作品【Je suis de mon temps】中這樣寫道。
1919年,Klaus和姐姐Erika,還有猶太人Ricki Hallgarten一起組一個兒童默劇團「Laienbund Deutscher Mimiker (l'Union des mimes allemands amateurs)」,三年內上演了八齣劇。
1925年,年僅18歲的Klaus Mann發表了他第一部劇本;隔年,他的第一本小說【La danse pieuse】出版。也就在這時,他公開了自己同性戀的身份。
為了反抗納粹,Mann家族在1933年3月13日離開了德國,前後定居阿姆斯特丹、法國及瑞士。流亡期間,Klaus Mann還在阿姆斯特丹辦文學刊物反抗納粹,此刊物於1933年八月創刊,一直發行到1935年八月。
1935年,Mann家族成為斯洛伐克公民。不過在這時,從二零年代左右就染上的毒癮讓Klaus Mann更加地消沉。經過一段時間的勒戒後,1938年Klaus與姐姐Erika參與了西班牙戰爭。1939年,出版兩人共同合作的作品【Escape to life】,並深受好評。
不過Klaus Mann最重要且最著名的作品當屬【Le volcan】,Klaus Mann建構了一個烏托邦世界,在這個理想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安身的地方,「就連吸毒者、同性戀者、無政府主義者也不例外」。
不光是這部,他的【Mephisto】也是一部大膽而優秀的作品。這部小說第一章描寫為祝賀Göring 43歲生日而舉行的盛大舞會,華美的文字與辛辣的嘲諷相得益彰。書中的納粹頭目雖然沒用真名,卻一目了然。
1938年九月,Klaus Mann定居美國,往來於普林斯頓、紐澤西與紐約等大城。在那裡,他又創辦了文學刊物【Decision】,不過只發行了短短一年的時間。由於不願意再用納粹使用的德文,他改以英文寫作。1942年出版了英文版自傳【The turning point (Le tournant)】。
戰爭結束後,Klaus Mann曾想要參與德國的重新教育工作,但沒多久他就深深感受到流亡作家不被自己國家重視的悲哀與失望。接著,他的朋友們,如Stefan Zweig、René Crevel還有Ernst Toller相繼自殺的消息更讓他備受打擊,內心的孤寂感也越來越強烈。種種的不順讓他再度尋求毒品的慰藉。
1948年,想要自殺的念頭襲擊Klaus Mann,那時他正在寫新小說【The last day】。不過其實在毒品的影響之下,他已經幾乎不能寫作。
1949年五月21日,Klaus Mann在法國坎城的旅館吞下大量的安眠藥自殺身亡。
在Klaus Mann的墳前,姐姐Erika刻下一段記載在聖經新約路加福音九章24節的經文,這段經文也被引用在【The last day】,Klaus Mann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其生命必得救。」
※ Tous les livre de Klaus Mann / Klaus Mann的所有作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