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 Dany Laferrière
« J'écris avec ce que je suis, avec mon sang, mon esprit, mes émotions, mes voyages 我用我自身、生命歷程、精神、情感與旅行來寫作»
海地作家Dany Laferrière (原名是Windsor Klébert Laferrière),1953年4月13日生於海地的太子港,現定居在加拿大蒙特婁。Dany Laferrière的童年與祖母Da(他作品裡的重要人物)一起在Petit-Goâve渡過。四歲的時候其父親Windsor Klébert Laferrière (前太子港市長,後為貿易部次長)因政治立場遭放逐,母親Marie Nelson為免除小Dany受到François Duvalier (Papa Doc)政權的迫害,因而將他送到Petit-Goâve的外婆身邊。11歲時,他重回母親的懷抱,並於太子港當地中學就讀。而後成為Le Petit Samedi Soir及Radio Haïti-Inter週刊的文化專欄作家。1976年6月,一個與Dany Laferrière同年的記者Gasner Raymond遭Tontons Macoute殺害,結束了他僅23年的短暫生命。這起事件之後,他擔憂自己也成為殺手的「口袋名單」,只好一聲不響的迅速離開海地前往蒙特婁,除了他的母親之外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1979年,他又回到了太子港,短暫停留了六個月,在這段期間他遇到了未來的妻子Maggie,婚後他們擁有三個女兒,分別是:出生於曼哈頓的Melissa以及出生於蒙特婁的Sarah和Alexandra。
1976年6月,他遷至蒙特婁,住在Saint-Denis街上,靠著工廠活兒維生,直到1985年11月,發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說《Comment faire l’amour avec un Nègre sans se fatiguer》,因而瞬間成為鎂光燈焦點,1989甚至獲得Jacques W. Benoît的青睞,計畫將此書改編成電影,除此之外還被翻譯成各種不同的語言。他的另一本作品《Vers le sud》也被改編成電影,由歐洲影后Charlotte Rampling擔綱演出,中文翻作「南方失樂園」。之後,他以專欄記者以及氣象播報員的不同身分為幾個電視台工作,但仍不懈的從事自傳式寫作。
自1990年開始,他與家人定居於邁阿密,並不間斷的從事寫作,隨後又於2002年搬遷至蒙特婁。2007年夏天開始於加拿大電台(Radio Canada)主持晨間節目。目前他是Marie-France Bazzo的電視節目Bazzo.tv的記者,負責社論專欄。2009年11月4日星期三他獲得了麥迪西大獎(Prix Médicis)。
2010年1月12日海地大地震事發當時Laferrière正身處當地,幸好後來他的妻子收到了他親筆寫的報平安信。1月17日他回到了蒙特婁,於加拿大媒體聚集的盛宴上受表揚為2009年度最佳傑出人士 (Personnalité de l'année 2009)。
上圖為Dany Laferrière在今年(2010)巴黎書展(Salon du livre de Paris)的簽書會,照片右方為信鴿法國書店老闆施蘭芳(Françoise Zylberberg)女士。
下面這段影片是Dany Laferrière談論《L'énigme du retour》這本書,這本書得到2009年麥迪西獎 (Prix Médicis)。